一站式會議展覽
解決方案提供商
——從城市營銷到會議展覽
我們呈現的總是最好的
3月8日上午,渝中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工作推進會召開,進一步強化政銀企對接交流,表揚激勵先進,總結階段性工作,高標準謀劃推進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建設,推動渝中金融業發展再上新臺階。渝中區委書記趙世慶,區委副書記、區長黃茂軍,區政協主席王志宏,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吳恒,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黨委委員、副主任吳豪聲,重慶銀保監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何濤,重慶證監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李鴻博出席。區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蔚傳忠主持。
2022年,一大批駐區金融機構扎根渝中、精誠合作,緊緊圍繞主責主業扎實推進各項工作,為渝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。會議現場,渝中區為42家駐區金融機構頒發“最佳貢獻獎”;為31家金融機構頒發“優秀貢獻獎”;為29家金融機構頒發“發展進步獎”;為3家金融機構頒發“金融創新獎”,激勵全區上下再接再厲、比拼趕超,共同促進渝中區金融業蓬勃發展。
趙世慶指出,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也是全面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賽馬比拼之年。要順應發展之需、擔當發展之責,站在融入戰略全局、服務市委“一號工程”和引領渝中發展的高度,把做好金融工作、維護金融安全作為關乎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。各級各部門要牢牢把握金融在實際運行中的規律特征,強化組織保障,提升專業能力,深化拓展政銀企合作交流,切實暢通活源之水、筑牢興業之基,著力提升渝中在重慶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中的“貢獻度”、凸顯“首位度”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趙世慶強調,金融業是渝中經濟的第一支柱、發展第一引擎,要高水平打造現代金融高地,為渝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。
要緊扣“主承載區”定位,實現金融實力再提級。錨定“一個總體目標”,金融業增加值、保費收入等持續走在全市前列;打造解放碑—朝天門、兩路口—化龍橋“兩個核心區域”,引進境內外金融機構法人總部、區域總部、功能性總部;抓好產業金融、貿易金融、綠色金融、科創金融、普惠金融、數字金融等“六個重點領域”,特色化、差異化打造戰略性金融業態高地。
要立足“開放窗口”區位,實現金融開放再提檔。爭當成渝地區金融一體發展的主陣地,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金融服務一體化和同城化試點,爭取制度試點、機構設立和業務創新等率先落地渝中;爭當中西部金融互聯互通的主動脈,爭取上交所、深交所、北交所等資本市場,在渝中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綜合性服務窗口,依托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等平臺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創新,盤活區域間資本存量,做大區域內經濟增量;爭當境內外金融合作創新的主平臺,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、金融資產跨境轉讓等業務創新和試點,助推區內企業與新加坡、日本以及“一帶一路”、RCEP國家和地區拓展業務合作,用好用活國際國內“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”。
要夯實“經濟高地”地位,實現金融市場再提升。全力助推產業升級,推動金融全過程參與產業鏈布局、落地、升級各環節,引導資金向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傾斜;全力助推企業發展,暢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的通道,有效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,以金融帶動各層級、各類型市場主體健康成長;全力助推項目建設,加速形成一批具有渝中辨識度的金融工作成果。要堅持“保駕護航”到位,實現金融生態再提質。在聯系服務上再加力,落實“一對一”聯系服務機制,因地制宜打好政策組合拳,構筑便捷、舒適、無憂的金融大生態、大環境;在防范風險上再加固,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常態化工作機制,迭代升級金融風險監測防控體系,落實金融機構和企業主體責任,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;在深化改革上再加壓,全面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創新,推進信用渝中建設,探索創新政銀企協同新路徑、新模式。
會上,黃茂軍發布渝中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十大工程。渝中區將重點實施金融集聚發展工程、綠色金融創新工程、金融惠企示范工程、上市“育苗”工程、金融數字化變革工程、金融人才支撐工程、專業服務配套工程、金融載體提質工程、金融對外開放工程和金融生態優化工程,不斷提升渝中金融發展能級,增強金融聚集、輻射和帶動能力,闊步邁向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。
吳恒、吳豪聲、何濤、李鴻博等市級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分別致辭,對渝中金融業發展成效予以充分肯定,并結合工作實際,就如何推動渝中金融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希望與要求。一致表示,將用好市區合作機制,持續助力渝中區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、重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核心區。
會議還為10家“金融服務港灣”授牌,平安銀行重慶分行、太平洋財產保險重慶分公司、光大證券重慶分公司、重慶鈊渝金融租賃公司等4家金融機構代表作交流發言。
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啟常、區政府副區長梁棟,150余家全國法人總部、市級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相關負責人參會。?